框架上一般帶膠(買的話也要買帶膠的)
添加時間:2014-07-08 22:41 來源:走不出的黃土塬 作者:四季輪回
iPod Touch2屏幕出現了豎條紋,一目了然、而且會閃爍,看起來不是很安適。上淘寶查了一下,touch2的屏幕90元一塊:便發生了拆機換屏的想法。
上網查詢了ipodtouch2的拆機圖片,僅挖掘一組官方公布的圖片,官方拆機DIY的呈報國際還沒人發表。參考僅有的資料,上網買了電池、工具等必需品,一般。之后又遇到不少貧困,經由過程了不少妨礙,對比一下佛山紙箱廠。總算把屏幕換了下去。由于只是換屏幕,為了防止節外生枝,沒有把主板完全拆上去,換完屏幕后又裝了下去,把拆機換屏的進程總結了一下:之后對iPodTouch 2的工業打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粘合劑。并提出了鼎新意見。本文算得上是國際官方首發的ipodtouch2拆機呈報了。
首先先容一下工具和資料:電吹風、拆機工具(15元)、顯現屏(90元)、塑料框架(38元)、home鍵電池(拆機時未毀壞就不消買了)(25元)、小刀、工業膠水、氣吹(可選)、小刷子(可選)。
民眾也許會懷疑,一些工具或資料看起來是不相關的,如電吹風、塑料框架,為什么要用呢?那就要熟習一下touch2的口頭結構了(拆機后總結得出的)。聽聽。iPodTouch2最外面是觸摸板(兼屏幕捍衛板的作用),下面就是屏幕了,共二層。(這與iPhone不同,iPhone的屏幕擋板與觸摸板隔離,要買。共三層)。觸摸板通過雙面膠粘在塑料框架上。觸摸板頂端的排線與主板相連。塑料框架的邊上有凸齒,扣進后蓋的卡扣里,觸摸屏便牢固在后蓋上了。拆機時要從下面開始拆,就要用到一個常被怠忽的有用工具:電吹風,樹脂。用于使觸摸板和框架之間雙面膠硬化,以便于裝配。
吹頭發用的吹風機是必備的拆機工具
拆機的工具,看看框架上一般帶膠(買的話也要買帶膠的)。兩塊撥片一樣的東西簡直沒用(按文中的拆機方法),小刷子和善吹用于除去屏幕上的灰。
這就是框架,觸摸屏通過雙面膠粘在下面,然后再扣進后蓋。架上。
拆機前在后蓋上貼了層保鮮膜免得磨損,用吹頭發的電吹風在機子底部右端(右下角)吹大約10-20秒(不要太長,免得燒壞觸摸屏),假若用工具間接挖的話,很可能把觸摸板挖壞(后蓋上的卡扣多達11處)。事實上504膠。之后用拆機工具沿觸摸板和框架的細縫插入翹起。此時雙面膠已部門硬化,可能翹起一小角,沿右上角的方向逐漸掀起觸屏(決不可太用力免得弄斷排線,掀的光陰假若有阻力的話,可能再用電吹風吹一小會兒,你知道膠水大全。以讓雙面膠硬化。將觸摸板掀開必定的水平后,要從上端把框架撬起,這樣才可能把壓在下面的排線從主板上插入。(日常會撬斷框架,框架很脆),將排線與主板訣別后取下觸摸板放在一邊。
拆完機,工具基礎報廢。聽說。玻璃上的膠水怎么洗。
從左向右掀起觸摸屏,注意此時觸摸屏的排線還壓在框架下面,再掀就要拉斷了。你看
上海樹脂廠。相比看也要。
左上角是觸摸屏的排線插口。
注意觸摸屏排線的折向,是從左向右折的,拆的光陰要注意了,子細扯斷。
排線與主板的連續。
再換個角度看看觸摸板,很難設想這就是個電子器件,而不光是個玻璃板。
拆開后,觸摸板放一邊。
卸下觸摸屏后,要卸屏幕。對于框架上一般帶膠(買的話也要買帶膠的)。屏幕的后面一塊金屬板,用小螺絲牢固在后蓋在,用以隔離屏幕和電池,免得電池過熱收縮壓壞屏幕,金屬板的后背粘著電池,屏幕的排線也在金屬板后背,再插到主板上,要卸下金屬板才具從主板上拔下排線。框架。挖出余下的邊框殘骸(邊框還起到牢固屏幕的作用,不挖掉邊框,屏幕取不出),翹起屏幕。用小螺絲刀取下屏幕后面金屬擋板的螺絲,卸下金屬板后,在主板上插入屏幕排線,取下舊屏幕(主板上還有一個軟金屬片和屏幕相粘連,拆得光陰要子細),再換上新的屏幕。擰上小螺絲,換屏的職業是完成了。
屏幕的后面的小金屬板由十顆左右的小螺絲牢固。
小螺絲
卸下小鐵板。事實上膠水怎么洗。
把新的屏幕換下去,再接上觸摸屏,不封裝起來也可職業。
部門主板來個特寫,中心的是電池排線,焊在主板上。不飽和樹脂。
接下去要把機子再封裝起來,封裝前先把觸摸板的排線插到主板上檢測一下機子能不能起一般起作用。假若能的話,就可能封裝了。裝之前,看著廣東樹脂廠。可能用氣吹和小刷子除去屏幕上的灰塵。框架是要重新買的,
樂泰藥業。舊的日常境況下會拆壞。框架上還有個極端嚴重的部件:Home鍵電池。有很多人抱怨home鍵簡易壞,其實home鍵自身是很耐用的,壞的是home鍵后面的小電池,該部件在home鍵按下后發生一個細小電流對主板收回信號,使之回到主界面。既然是電池,遇到濕潤或過熱過冷或接觸不良都可能失靈,對比一下
框架上一般帶膠(買的話也要買帶膠的)[初三語文]湯雪晴 第3講 敬業與樂業;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佛山印刷廠招聘。怪不得簡易壞。(Home鍵小電池和主板的接觸點見圖)。要命的是這個部件和框架不是連在一路賣的,要隔離買。可能用小刀把正本框架上的這個部件連同小鐵片一路割下,再粘在框架上(要用到工業膠水,百得膠、AB膠都可能)。東莞恒揚電子廠。框架上日常帶膠(買的話也要買帶膠的),把觸摸屏粘到框架上,然后把觸摸屏的排線插在主板上,把觸摸板連同框架扣進后蓋,再往下壓,
//56ky.cn/service/15098.html。讓卡扣和邊框上的突起足夠咬合,就封裝好了。
這就是home鍵小電池。
home鍵小電池
把整個小部件連同鐵片都拆上去粘到新的框架上
用工業膠水。
注意正中的那個杰出的部位,對比一下502膠水。home鍵小電池發生的細小電暢通過這個點傳到主板上,發生前往指令。你知道401膠水。
封裝之前再檢驗一下能否職業一般。
用小刷子和善吹除灰。502膠水的成分。
由于框架的質量不是很好,邊緣有點不平。
完成后從外觀上看,觸摸板有點杰出,由于塑料邊框的質量不大好。換屏后的后果還可能,不閃了,后果和正本的屏相差不大。拆機換屏的最低本錢大約90(屏)15(拆機工具) 38(邊框) 15(運費)=158,現實不止這些。
總結:拆機時先卸觸摸屏,措施是:佛山膠水廠。一吹(吹風機使雙面膠硬化)、二挖(挖起觸屏)、三撬(撬邊框上端以便于拔排線)、四拔(拔排線)。
接下去安置屏幕,措施是:一除(除去框架殘骸)、二擰(擰下鐵板上小螺絲),三拔(拔排線),四裝(裝新屏)
零件封裝,措施是:一裝(把home鍵小電池連同鐵片裝在框架上),二粘(把觸摸板粘在框架上),三插(將觸摸板排線插在主板上),四按(把觸摸板連同框架輕按入后蓋)。東莞廠貨。
末了談談對ipodtouch2工業打算的見解:外觀很簡略適用,外部打算對比雜亂,固然還是模塊化的打算,但部件絕對分散(如主板分為兩部門,用排線相連);框架的用材很劣,稍用點力就可能折斷;home鍵電池是個蹩腳的打算,很簡易壞,約略也許是為了填補維修的支出才這樣打算的吧;電池通過排線焊接在主板上,要換電池不但要用到電烙鐵,還要用到熱風拆焊槍或吸焊器,難度很大(約略也許是打算成和主板一路換以填補維修的支出吧);不得不提的是耳機接口,極爛的打算,相比看ab膠水怎么用。無機子的人可能把耳機插入來看看,下面會有幾道不淺的劃痕,耳機接口的打算和其它mp3是不一樣的,與前幾代ipod的不同,外部有幾個小齒,很簡易把耳機弄出不淺的劃痕。總的感受工業打算不大渴望,不但倒霉于用戶DIY,或者對待維修人員也是件頭疼的事。
對iPod Touch的鼎新發起(往后的產品):
1、塑料邊框的材質應進步。
2、home鍵的打算要鼎新,正本的打算太簡易壞。
3、耳機插口要鼎新、正本的不但會把耳機弄出劃痕,的話。也簡易接觸不良。
4、電池該當改為插拔式、而不是焊接在主板上。
5、后蓋機既然打算成弧形,就該當磨砂而不是拋光。
右上角是耳機接口
后語:iPodTouch的操作和外觀極端簡略,外部機關的雜亂性遠甚歷代產品。拆機難度大,須要很大的耐煩,且簡易出現其它題目,東莞膠水廠。好比,機子裝好后挖掘,唯有一個聲道可能出聲,換了耳機也不論用。現企圖換掉耳機接口,對入手下手能力是更大的挑釁。不論告成與否都會撰文與民眾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