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根據既定行程,沂蒙環保世紀行采訪團來到莒南縣,對這次掛牌督辦的山東阜豐發酵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龐疃造紙廠等3家企業的整頓情況進行調查。
采訪團首先來到龐疃造紙廠。這家企業因入河排污口COD達到649.95/l而被掛牌督辦。根據有關要求,該廠家應使用生物制漿,并能夠達到污水的達標排放。而我們采訪時所了解到的情況,與相關要求及廠家說法并不一致。
據廠家負責人介紹,他們在制漿工藝上,最早采用石灰作為催化劑。但因對環境污染過于嚴重,在環保部門的干預下,于去年12月份停止使用。此后,他們就開始采用生物酶催化機械制漿,并使用了非常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但事實并非如此。
我們在偌大的廠區內,找到麥草制漿的源頭,即催化劑的添加處。我們在現場看到有一個標明為“芬磺合成納”的蛇皮袋子,袋子上有剛剛使用過的痕跡。可以看出,他們分明是在使用這種化學物質作為催化劑。
該廠的工程師對此作出解釋。他說,這種名為芬磺合成納的化學物質,只是其催化劑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用量非常少,僅占催化劑總量的4%;而催化劑的主要物質為生物酶,每天的需求量大約為2噸;廠家為改進生產工藝,不得不從全國各地尋找這種生物酶,最終從湖南某地購進4噸;單純使用生物酶作為催化劑,會延長麥草漚爛的時間,而加入少量的芬磺合成納,則會大大地縮短時間。
在廠方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該廠存放催化劑的倉庫。所謂倉庫,不過是一個由十幾個蛇皮袋子組成的一小堆化學物質,并且大部分是芬磺合成納。廠家所指的生物酶,在這“倉庫”中僅有一袋,與該廠工程師前面所言4噸,有很大差距。
據有關專家介紹,芬磺合成納這種物質,肯定是一種納鹽,但其主要化學成分、能否處理掉、分解物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等,目前都不清楚;從嗅覺及對皮膚的腐蝕性上分析,其中可能含有一定程度的堿類物質。這與國家有關規定是不相符合的。也就是說,龐疃造紙廠在生產工藝上作了“文章”。
得知這一情況,環保部門決定對其進行處理。
而也在掛牌督辦之列的山東阜豐發酵有限公司、莒南縣污水處理廠,已根據有關要求著手整治。
聯系人:盧先生
手 機:18926841456
郵 箱:admin@56ky.cn
公 司:東莞市廣粘膠業有限公司
地 址: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第一工業區愉和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