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造紙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據統計,全球造紙行業生產與消費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長,亞洲以8.5%增長,名列各大洲之首,而中國造紙行業近10年來以18%的增幅列亞洲之首。
國家環保總局污控司副司長李新民指出,造紙業的高速發展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因此,防治污染、發展"綠色紙業"已成為中國造紙業的當務之急。
中國由造紙產生的水污染十分突出。近年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強造紙污染防治工作。經過努力,造紙行業污染防治工作已初見成效,造紙業萬元產值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已由1998年的462公斤/萬元降至2004年的75公斤/萬元。
我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是結構性污染,而作為工業行業用水大戶之一的造紙行業,是結構性污染的大戶,主要表現在:
一是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經濟貢獻率低。2004年,國家統計的41個工業行業中,造紙行業廢水排放總量僅次于化工制造業,高居第二位。造紙及紙制品工業每年聲生的廢水量31.8億噸,占全國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6.1%;COD排放量148.8萬噸,占全國工業COD總排放量的33%,而造紙行業經濟貢獻率卻僅為2.2%。
二是企業規模小,能耗物耗高。全國造紙企業平均規模約1萬噸左右,與世界平均4萬噸的經濟規模相差甚遠。造紙行業平均噸紙耗水約140立方米/噸,萬元造紙工業總產值新鮮用水量188立方米,水重復利用率平均只有46%,噸漿綜合能耗達1.5噸標煤,能源利用率一般大中型企業只有30%左右。
三是產品結構不盡合理。造紙業產品以中低檔產品為主,企業技術水平低,治理落后,經濟效益低下的面貌目前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一個紙廠污染一條河的情況仍比比皆是。
四是造紙業生產與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僅總量供給有缺口,產品結構性矛盾也很尖銳。并且,隨著造紙業原料之憂逐步顯現,其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也將日益突出。
李新民說,近年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出臺了一系列環境經濟政策、環境管理政策、環境技術政策、環境產業政策和環境貿易政策等。如《當前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目錄》、《國家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導向目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目錄》,《草漿造紙工業廢水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
同時,在全國范圍內關閉取締了2萬多家小型化學制漿生產線,對一大批造紙企業發放了排污許可證。淮河流域將在2005年年底前關閉現有石灰法制漿生產線、年制漿能力3.4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年生產能力2萬噸以下黃板紙企業和1萬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
李新民說,國家環保總局一直將造紙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今后仍將從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創建環境友好型的造紙企業、切實做好造紙行業環境監管等三方面入手,繼續加強對造紙行業的監管。
據介紹,在國內造紙污染防治方面,金光集團APP擁有一條從育苗、造林、制漿、造紙、廢紙回收的完整產業鏈,并形成了創造資源、節約資源、資源再生的綠色大循環。
在創造資源上,金光集團APP金光與與中國林科院合作在海南省定安縣、云南思茅建立了大規模的科學育林基地。采用無性繁殖技術,經選優或德育的優良母本采用組織培養方式進行擴大繁殖。在追求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前提下,APP不斷努力將荒山、荒地等營造為經濟、生態效益更好的豐產林。目前APP投資30億元,在國內造林近400萬畝,400萬畝林地平均每年可生產近500萬噸木材,等于為200萬噸紙創造了人工原料。APP的營林面積已占同業造林面積的50%以上。
在節約資源上,金光集團APP也成為中國推動林漿紙一體化最有力的先行者。APP在國內擁有15家造紙企業,為節約能源,防止環境污染,APP投入數十億元人民在環保設施上,其下屬造紙企業的許多指標甚至優于發達國家標準,僅單位產品水耗,平均已在10噸左右。若全國造紙企業達到APP水耗標準,即可每年節約水資源33.8億噸以上,這相當于307個西湖。
在資源再生上,APP積極投入廢紙回收資源再生利用的建設,APP旗下的寧波中華紙業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最先進的白紙板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內第一家通過ISO14001認證的造紙企業。
自1992年合資成立后,寧波中華即成為一家以回收紙為原料的資源再生型造紙企業,所使用的造紙原料系來自于新聞回收紙、辦公回收紙及雜志回收紙等各類工業、生活廢紙,年消化回收廢紙能力增加到70萬噸。
二次利用資源,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成本,更達到了資源循環利用的環保目的,也由此掀開了中國"綠色紙業"新篇章。
聯系人:盧先生
手 機:18926841456
郵 箱:admin@56ky.cn
公 司:東莞市廣粘膠業有限公司
地 址: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第一工業區愉和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