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性白人极品1819hd,娇妻互换享受高潮,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歡迎光臨~東莞市廣粘膠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厭氧膠,螺絲膠,抗咬合劑,密封膠,硅橡膠,瞬干膠,修補劑,UV膠,PP膠水,AB膠,502膠水,預涂膠,螺紋鎖固劑生產廠家,電話:4000-080-502,膠水廠提供膠水批發,膠水加盟以及膠水代理商服務
服務熱線全國服務熱線:

4000-080-502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觀察:別讓紙“再生“之路越走越窄

添加時間:2012-02-25 16:04 來源:廣粘膠業 作者:廣粘公司
    政府大力推廣,市場前景看好,再生紙這塊“大蛋糕”,引得國內造紙企業紛紛轉產上馬。但專家同時指出,再生紙產業存在一些看不見的風險,應警惕千軍萬馬都來擠“獨木橋”。

  借著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東風”,再生紙成了造紙行業的“新寵”。  

  記者昨天從市委研究室獲悉:上海開倫集團醞釀投入1700萬元資金,建設一個再生辦公紙生產基地,據說全部建成后年產量可達10萬噸。另據了解,北京今年也計劃投資10億元,新建一條年產9萬噸的再生紙生產線。

  目前,全國再生紙生產規模8萬噸。預計到2010年,我國再生紙年產量將超過60萬噸。  

  看得見的市場  

  “選擇了再生紙,就選擇了環保。”頂著這樣一個時髦的光環,再生紙在我國許多大城市輕松擴容。  

  2000年8月份,北京市政府專門發文要求在全市推廣使用再生紙。目前,北京市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片全部采用再生紙印制,北京市奧組委各部門的辦公用紙也全部是再生紙。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會務用紙全部采用再生紙,再生紙的推廣由此不斷升溫。  

  在上海,再生紙推廣使用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再生紙使用量逐年上升,并且供不應求。市委研究室專家道良德介紹,2003年全市再生紙使用量8噸,2004年達到70噸,其中50噸用于政府公報。據統計,2005年全市已經有40多家黨政機關使用再生紙,再生紙的使用量達到200噸,社會需求更是達到了1000噸。專家預計,隨著教育、出版界開始規模化使用再生紙,明年上海再生紙使用量預計達1萬噸左右。專家指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都要大量使用再生紙,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我國是紙張消費大國,但紙漿供應嚴重不足。2005年,我國紙及紙板的生產量為5600萬噸,消費量5930萬噸,均居世界第二位。預計2010年,我國紙品生產總量和消費總量將達到7000萬噸至8000萬噸。然而,我國又是一個少林國家,森林覆蓋率僅為16.55%。自1998年開始,我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國內木材的采伐受到嚴格限制,這種現實決定了國產木材纖維供應將呈逐年下降趨勢,以廢紙為主要原料生產再生紙,是造紙業的大勢所趨。  

  與再生紙需求量猛增相比,再生紙生產規模擴張速度較慢。供不應求,使再生紙的利潤普遍高于普通紙。目前,全國再生辦公紙生產企業只有3家———北京第七造紙廠,年產量1萬噸;山東淄博板紙股份有限公司,年產量2萬噸;齊河冠軍紙業有限公司,年產量為5萬噸。以北京第七造紙廠為例,該企業生產的再生紙主要供應北京地區,其他省市要購買,需提前5個月預訂,而且供貨量十分有限,還經常斷貨。市紙業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昌玲透露,目前我國再生紙平均每噸利潤在500元左右。  

  看不見的風險

  政府大力推廣,市場前景看好,再生紙這塊“大蛋糕”,引得國內造紙企業紛紛轉產上馬。專家指出,再生紙產業存在一些看不見的風險,應警惕千軍萬馬都來擠“獨木橋”。  

  大量再生紙項目蜂擁而上,很可能遭遇產業鏈上游“血”流不暢的風險。廢紙是再生紙產業的“血液”。目前,我國廢紙回收率僅為30%,與世界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2001年世界廢紙平均回收率已達46%,德國達到了71%。以上海為例,每年產生廢紙160萬噸,其中75%可以回收利用,然而本地利用的每年只有40萬噸左右。  

  我國廢紙回收環節不完善,廢紙分類不健全,使得再生紙生產原料過度依賴進口,因而存在著價格偏高、市場不確定性較大等風險。目前,我國每年用于紙張進口的外匯,僅次于進口石油和鋼鐵,居第3位。據統計,2004年我國紙和紙板產量為4863.2萬噸,當年進口廢紙高達1230萬噸,接近世界可供出口廢紙的50%。  

  與此同時,由于技術水平較低,國產再生紙往往“相貌不佳”,市場競爭力堪憂。到目前為止,國家有關部門仍未對再生紙進行明確定義,對生產相關紙張中的廢紙種類,以及廢紙原料所占比例均未做出規定。結果,含廢紙量10%的可以叫做“再生紙”,80%的同樣也是“再生紙”。至于再生紙市場只要理念不要質量的現象,更是普遍。灰頭土臉,表面粗糙,紙質偏軟……幾乎成了國產再生紙的“形象定位”。在實際使用中,再生紙還容易產生靜電,想打印一張往往好幾張一起被卷進打印機。目前再生紙使用量較多的城市,往往是進口再生紙的比例要遠高于國產再生紙。
 
  引導別包辦

  廢紙再造,是造紙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世界各國都將廢紙再生利用,視為解決日益突出的資源以及環境問題的有效手段。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紙張生產和消費國,同時又是最大的廢紙回收國和出口國,它已形成的“紙漿造紙-紙消費-廢紙回收-廢紙造紙”的“紙循環體系”,值得借鑒。  

  專家指出,發展再生紙產業,符合環境要求,政府應給予適當引導,但絕不能事事包辦。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再生紙生產企業創立之初,不可避免地面臨廢紙資源不足,融資不暢,產品價格偏高等問題,政府出資金、給政策,無可厚非。如果造紙企業一味盲目跟風、重復建設,產品銷售“不找市場找政府”,很可能會重蹈過去不少國有企業倒閉的覆轍。  

  政府重視再生紙使用,帶頭采購,當然不錯,但這絕不等于包銷。美國環保署(EPA)于1989年6月實施了“聯邦政府采購紙張及紙品需含回收廢紙之指導方針”,該方針只規定聯邦政府所屬單位預算采購1萬美元以上的紙張及紙品,必須有一定比率的再生紙,但沒有規定采購特定紙廠的產品。目前,我國再生紙市場供不應求,現有再生紙生產企業利潤豐厚,但隨著各地再生紙項目紛紛投產,情況很快就會發生變化。  

  另外,還應盡快出臺廢紙分類標準,推進廢紙標準化分類。美國廢舊材料再利用工業協會曾頒布專門的廢紙分揀標準,對49類廢紙的品名、內質、含水率、雜質含量等,均做了詳細規定。根據這些標準分揀的各種廢紙質量,供應商可以按不同的價格提供給各造紙廠。這樣一來,“美標廢紙”就能夠以質量穩定、價格適中而成為世界各地造紙商青睞的“俏貨”,反過來又促進了美國的廢紙回收利用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發達的“紙循環經濟”。目前,我國廢紙分類標準仍是空白。  

  專家認為,對于廢紙回收體系,政府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打天下”。上海應當借鑒國外做法,由專業的隊伍對廢紙進行分類收集,此外還應該建立一個輻射長三角的廢紙交易市場,使廢紙交易更加透明化,從而防止壟斷,避免惡性競爭。